当今数字化与消费文化交融的时代,二次元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,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与生活的重要力量。上海凭借其独特的城市魅力、强大的市场基础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,率先在“二次元 + 文商旅”融合领域崭露头角,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。
“二次元”逐渐从小众亚文化走向大众视野,成为驱动城市文化创新与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。
作为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策源地,上海已成为全国二次元经济的风向标,将二次元文化与文商旅做到深度融合。
数据显示,上海拥有全国15家百强二次元商场、80家头部品牌门店,线下商业年销售规模近12亿元。
7月4日开始的“首届上海国际动漫月”更是集齐CCG EXPO(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)、Bilibili World(哔哩哔哩线下嘉年华)与ChinaJoy(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)三大动漫展会,将城市“二次元”氛围推向高潮。
“二次元”经济正以“破圈”之势,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实体产业的增长动能,重构了上海城市空间的消费场景,探索出一条传统商业焕新与年轻文化共生的独特路径。
01
上海“二次元”崛起的多维动因
1、市场广度具有天然优势
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,上海依托区域内高度的文化认同与便捷的同城化交通,形成了庞大且活跃的本地及周边消费群体,为二次元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受众基础,而上海作为全国二次元中心城市的地位,更使其能辐射全国市场。
在全球化网络中,上海作为重要节点,不断吸引着国际资源与关注,从本地到全国再到全球,市场广度层层递进,为二次元产业拓展了广阔空间。
(图片:静安大悦城丨来源:网络公开)
2、适合培育“二次元”氛围
上海的“魔都”气质与二次元文化有着天然的契合度。这座城市兼容并蓄的商业基因与文化特点,为二次元社区和数字文化社群的成长提供了沃土。
商业大都市的活力催生了无数创新可能,科技、商业与文化的深度交融,不仅造就了活跃的二次元氛围,更让这种氛围具有了难以复制的“护城河”效应。
特色商圈、漫展活动,再到城市空间中随处可见的动漫IP元素,上海正将二次元文化融入城市每一个角落,成为城市气质中鲜明的新标识。
(图片:2024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丨来源:网络公开)
3、长期积累后的成果
上海二次元产业的爆发并非偶然,而是长期积累后的必然结果。多年来,游戏、动漫、电竞、网文等领域的扎实发展,为产业奠定了深厚基础。
这些分散的要素在二次元主题的带动下,实现了资源整合与同频共振:头部企业的内容创作能力、商圈的场景落地优势、展会经济的聚合效应,以及政策层面的积极引导,共同推动上海成为全国“二次元”经济的风向标。
02
上海二次元产业业态繁荣
1、二次元活动如火如荼
作为全国“二次元”风向标,上海二次元展会活动基本是“办一场火一场”,已形成覆盖本土龙头企业(如米哈游、Bilibili、叠纸)和国际头部IP方(如索尼、万代南梦宫)的活动网络,不少企业更将上海视为中国市场布局的重要门户。
同时,这些活动的辐射效应也突破本地,吸引大量来自北京、广州、武汉等城市的爱好者专程前来打卡,构筑出一个既面向全国又链接全球的“二次元”交流平台。
二次元活动的持续密集,带来的不仅是即时消费与城市人流,更不断强化了上海的文化氛围与都市软实力。
这个夏天,上海以“漫动City,High翻一夏”为主题,首度启动“上海国际动漫月”,实现CCG EXPO(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)、Bilibili World(哔哩哔哩线下嘉年华)与ChinaJoy(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)三大重磅展会联动,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打造出一个贯穿“文旅商体展”的超大型文化消费季。
CCG EXPO作为中国原创动漫与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,深耕近二十年,已成为国内动漫游戏领域的风向标;
Bilibili World打通线上与线下、创作者与粉丝之间的次元壁,构建ACGN文化的沉浸式乐园;
ChinaJoy从游戏展转型为聚焦科技、跨界、未来娱乐的国际级产业综合体,充分展现数字娱乐与智能科技融合的可能性。
今年展会更通过XR、全息、沉浸式剧场等技术加持,在虚实交融的空间中拓展观众体验边界。
(图片:BW2025现场丨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
7月11日,中国最大的ACG文化线下盛会Bilibili World(BW2025)在上海开幕。展会面积达24万平方米,汇聚超700家展商与1000多位全球嘉宾UP主,首轮售票35秒售罄、第二轮6秒售空,预计三天吸引约30万人次参与。
展会直接带热了上海文旅消费,美团数据显示,漫展当周上海文旅预订增速环比上涨35%,来沪火车票搜索量增长36%,机票预订量同比近50%,场地周边高星酒店“暑期提前订”增速达475%。
同期,百联ZX与BW2025合作打造3个官方分会场,通过“痛楼”涂装、巨型动漫角色气模等设计,带动百联ZX南京东路店搜索量环比增长421%、五角场店增长236%,静安大悦城周“谷子店”“二次元主题剧本杀”等搜索量也大幅上涨,展现出二次元展会对城市消费的强劲拉动作用。
(图片:BW2025展会现场丨来源:解放日报)
2、二次元商业体初具规模
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,二次元商业体在上海迅速崛起,通过将动漫、游戏、虚拟偶像等元素与商业资源深度融合,打造出集社交、娱乐、零售、打卡于一体的多功能消费空间。
这类商业体迎合了年轻客群对沉浸式文化体验的偏好,逐渐成为全国二次元爱好者线下聚集与文化认同的重要场域。
以人民广场为圆心、半径2公里内,百联ZX、第一百货、新世界城、迪美、百米香榭等商业体通过差异化定位形成二次元文化集中地,形成可与东京秋叶原媲美的中国二次元氛围区。
百联ZX是上海二次元商业的代表,2023年1月试营业的百联ZX创趣场作为国内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。
定位“二次元文化圣殿”,是“涨知识、开眼界”的前沿阵地,注重首发首展首秀,截至2024年已汇集40余家品牌,2024年预计销售额约4.3亿元,客流同比上升40%,会员数超26万,全年举办近700场活动。
(图片:百联ZX造趣场外观丨来源:网络公开)
2024年12月28日,百联ZX造趣场在五角场焕新开业,定位“中国首家二次元生活方式集聚地”,强调社交体验,设有600平米“造趣领域”公共空间用于内容共创。
从引入品牌中可以看出,除了高浓度的二次元品牌之外,百联ZX造趣场还注重零售业态的扩容,引入生活方式场景,强调社交功能。商场引入了全球首家新海诚作品主题CAFE,以《铃芽之旅》《天气之子》《你的名字》等经典作品为灵感,将艺术叙事与咖啡体验相融合。
场内还规划了丰富的线下活动、周边发售和影像展陈,持续激活粉丝黏性。作为一个多业态聚合的商场,造趣场还引入“谷子店”、文创零售、主题餐饮、服饰美妆等配套内容,展现出二次元商业空间的体系化与复合化趋势。
(图片:新海诚作品CAFE丨来源:网络公开)
3、二次元产业链条延伸
随着Z世代与α世代逐步成为主流消费群体,二次元文化正从早期的圈层亚文化走向大众化潮流,其产业链也随之不断拉长。如今,二次元早已突破动漫与游戏的原初边界,向餐饮、零售、交通、展陈、摄影等领域渗透。
在上海,二次元联动无处不在,从奶茶品牌到地铁车站,从主题咖啡馆到Cosplay拍摄基地,城市生活的“二次元浓度”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。
围绕热门或垂直IP形成的生态圈,不仅承载粉丝的情感归属,也催生出包括动漫、电竞、影视、音乐、衍生品与主题空间在内的复合型内容链条,成为推动数字文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引擎。
(图片:chinajoy潮·生活展区丨来源:网络公开)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上海五角场商圈新增四家重磅二次元店铺,吸引众多爱好者参与这场跨次元狂欢。
Animate上海五角场店于5月1日在百联ZX造趣场焕新开业,5月1日-5月5日期间推出百元超值福袋、限定景品徽章、焕新开业抽奖等福利活动;
Rejet cafe五角场店同日在百联ZX造趣场开业,联动热门乙女游戏IP推出角色专属饮品,活动期间仅限持预约码客人进入;
漫魂上海旗舰店5月1日在五角场万达广场C栋开业,拥有两层超大空间,提供角色主题陈列、沉浸式名场景还原、限定周边贩售及首发抢购等体验;
goodslove跃动青春主题新餐厅则于4月25日在五角场万达广场C馆开业,以人气动画《跃动青春》为灵感,从装潢到餐点100%还原动画场景,带来沉浸式青春体验。
(图片:goodslove跃动青春主题新餐厅美食丨来源:搜狐新闻)
03
展望:构建具有持续活力的“二次元城市生态”
1、加强本土动漫IP培育
随着中国原创动漫产业的不断成熟,上海应在打造特色“二次元城市”过程中进一步突出本土IP的文化价值与表达深度。
通过焕新传统国漫IP、扶持优秀原创内容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融合等方式,使国产动漫IP不仅具备商业潜力,更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。
2、强化跨界联动,拓展“二次元+”融合边界
二次元文化的影响力正从单一娱乐内容向更多产业外延拓展。
应进一步鼓励文旅、商业、科技、教育等领域与二次元深度融合,在促进产业协同的同时,也将进一步丰富内容生态和受众结构,增强城市文化消费的延展性和包容力。
3、打造国际化传播矩阵,提升全球文化影响力
依托上海在城市国际化程度、内容制作、品牌影响等的综合优势,可系统布局“二次元出海”路径,通过中外合作IP开发、国际漫展平台输出、数字虚拟人授权等方式,提升国产原创内容的国际影响力。
同时,借助动漫月等大型节展的国际窗口效应,增强城市文化的海外传播力,助力构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“二次元城市”。
来源:文旅规划设计联盟 文章仅供学习交流,不作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